【“抗疫心力量”中财系列科普之十一】
武汉的疫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许多人通过各种媒体紧密跟踪着疫情信息。大部分人从未到过疫情严重的地区或是接触过感染者,换言之,多数人和疫情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但是,当看到视频里在寒风中排队等待就诊的焦虑而无助的市民、因为超负荷运转精神和体力面临崩溃的一线医护人员,我们的内心被一次次深深地刺痛。很多敏感而善良的人因此陷入了深深的不安和抑郁。
这种因为消极信息刺激的强度超过人们的心理和情绪耐受极限,间接导致各种心理异常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这一概念由McCann和Pearlman(1990)首次提出,最初是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因长期接触来访者,受到了咨访关系的互动影响,导致本人的心理也遭受到创伤。现在也指普通人体验到他人所经历的灾难后,因为共情(或同理心),间接导致自己的身心出现困扰,乃至精神崩溃的现象。
(一)过度共情。共情(empathy)是指设身处地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即使是婴儿在看到其他婴儿哭泣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伤心、痛苦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正常人都具备共情能力,而一些精神疾病(如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等)则与共情能力缺乏或受损有关。但是和一般人理解的不同,共情的认知成分要多于情感成分。共情更多是一种通过认知将情绪调节在可控范围内的操作,因此,共情伴随着认知资源的损耗。而过度的共情会造成心理资源的过度损耗,使得个体无力对后续的负面刺激做出有效应对。奔赴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志愿者以及共情能力较强的普通人群在接触到灾难性事件和受害者的同时,自己的心理状况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重大事件的现场很容易在第一时间以文字或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公共网络空间并引发围观,使得更多缺乏心理资源和应对准备的人接触这些信息时面临产生替代性创伤的风险。
(二)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f)。非理性信念有很多种,其中一种便是“过度概括化”,即对危险和可怕的事情应高度警惕,时刻关注,随时准备他们的发生。这种信念让个体总是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我们知道,短时间的应激可以让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应对一些突发事件(如期末考试、遇到危险逃跑),等应激事件过去后,各项生理指标便会恢复正常。但如果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所谓的适应负荷(allostatic load),各项生理指标(血压、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等)居高不下,造成身心健康的累积性风险(accumulative risk)。
(3)负性偏向(negativity bias)。负性偏向(negativity bias)是指人们在面对各类信息时,更容易注意、记住并传播负面的信息,并容易将模糊不清的信息解读为负面信息的现象(参见之前《全民抗“疫”,理性刷“机”》一文)。经历严酷的自然选择和适应、一路坎坷进化而来的人类,进化为大脑对负面刺激的反应比对积极刺激更强烈。因此,一些耸人听闻、阴谋论性质的信息大行其道,很容易俘获人们的大脑,比如 “震惊!猫狗竟然也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是科学家从实验室里泄漏出来的!”。如果每天沉浸在这类新闻中,很难不让自己在惊吓中惶惶不可终日。1. 对自己进行心理诊断。回想一下自己是否出现连续3天或更长时间的睡眠困扰,如入睡困难、多梦、梦魇、早醒等。产生明显的身体不适感,主要表现为身体紧张、不易放松、食欲不振。反复回想与肺炎相关的信息、视频,或脑海中不断冒出相关的字眼。容易受到惊吓,或者不敢看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如果出现以上现象,可能是应激反应过度。情况更为严重者,建议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2. 领悟并调整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如果发现情绪过载,自己难以走出,不妨拿出一张白纸,静下心来,梳理一下头脑中的非理性信念,并试着改变,接受新的理性的信念。例如,“这次疫情很严重,医生都无法幸免,普通人更无法幸免了。”可以改为:“这次疫情很严重,一些医生防护不当有可能无法幸免,但如果正确防护,普通人也不会被感染。” “没有可以治疗这种肺炎的药物,感染了就不可治愈。”可以改为:“虽然有死亡病例,但很多患者已被治愈,这种肺炎是可以治疗的”。3. 增强元认知监控。当出现情绪困扰时,及时提醒自己减少或中止负面信息的接收。关注信息渠道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过滤不必要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徒增焦虑。4.相信国家和社会的力量。相信有国家和政府的高效组织,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疫情。
1.动起来。每天给自己留出一定的运动和休闲时间,即使在室内运动也应如此。让自己从对负面信息的过分关注中走出来。2.回到现实中来,让生活恢复正常。为自己安排一个工作或生活计划表,将注意力转移到每天需要做的事情上来。同时控制每天接触负面新闻的时间。3. 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损耗的认知资源,形成更多的正面情绪。4.做好防护,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只要防护举措到位,不乱跑不聚会,其实感染的风险很小,没必要过度紧张。
对于每个人来说,实现心系疫区同胞的疾苦与个人情绪的稳定之间的平衡,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因为这涉及既要有适度卷入又要懂得及时抽离。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很有道理:You can't pour from an empty cup。日常经验也告诉我们,一个自顾不暇却又异常慷慨热情的人,其付出往往难以持续;只有能照顾好自己的人才有可能为他人提供长久有效的帮助。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远离疫区、未被病毒侵袭已属幸运,就更要避免被场外的信息“流弹”所伤,因为这既无必要也无益处。避免“替代性创伤”,不仅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同时也是保存心力,为阻击疫情继续贡献力量的保证,以及对未来健康生活的承诺。In memory of “Whistleblower” Li Wenliang
作者简介:
阚煜,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2017级本科生。窦东徽,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经济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委员。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抗疫心力量”中财系列科普
01 辛自强:调适社会心态,助力疫情防控 / 辛自强
02 公共卫生危机处置需要心理学的参与/张红川
03 应对疫情中的谣言:“10秒钟”法则 / 张红川
04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疫情下对“伤害”的反思/ 苑媛
05 战胜恐慌,每个人都可以是阻击疫情的英雄 / 张丽
06 意象体验小练习 ——抗疫工作者及居家者自我滋养指南(语音版)/苑媛
07 面对疫情,心要静静 / 辛自强
08 “宅”“洗”“戴”的心理象征意义/ 苑媛
09 全民战“疫”,理性刷“机” / 张梅 傅鑫媛
10 心理自助六字诀:关于心理防疫,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 张红川 夏勇
11 关注疫情的同时,警惕替代性创伤/ 阚煜 窦东徽
本期编辑:窦东徽
注:打赏金额我们将通过合法渠道捐献给武汉的医院